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人本主义”伦理文化,儒家文化更是一种道德文化。在德性文化的浸染下,传统家训有着浓厚的崇道贵德意蕴,《颜氏家训》有言:“君子当守道崇德。”受“修齐治平”文化传统与治理逻辑的影响,传统家训将“德”放在突出的首要位置,并反复加以强调。在某种意义上讲,家训本质上是伦理教育与人格塑造,训诫的过程是德化的过程。纵观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画卷,“德”是贯穿其中的主线与灵魂,集中体现在为人立身、治学修业、兴家续族三个维度。
德是为人立身之本
“德”是人有别于他物的重要标尺。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相比而言,人在自然属性上存在种种缺憾,正是社会性弥补了自然性的“短板”,使人成为万物之灵。而道德是人的社会性最为本质的内容,体现了人之为人的尊严与高贵,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之一。明代思想家薛瑄在《诫子书》中提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伦理而已……于伦理明而且尽,始得称为人之名。苟伦理一失,虽具人之形,其实与禽兽何异哉?”明人姚舜牧强调孝悌是成人之本,他在《药言》中提到:“孝弟是人之本,不孝不弟,便不成人了。孩提知爱,稍长知敬,奈何自失其初,不齿于人类也。”可以看出,有无德性是划分人与他物的重要标准。一个有德之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否则不能称为一个完整的人。因此,德是为人之基。
“德”是人在社会关系中立足发展的必要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古代圣贤将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概括为“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并贯之以“义”“亲”“别”“序”“信”等伦理原则,显然是将社会关系赋予了道德属性,从伦理的角度加以概括。要在被赋予道德意义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就得让自己与之相匹配,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发展。晋人王祥说:“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三国时期王昶在《家诫》中强调:“夫孝敬仁义,百行之首,行之而立,身之本也。”明代庞尚鹏在《庞氏家训》中告诫子弟:“孝、友、勤、俭四字,最为立身第一义。”可见,德是立身之本。
德是治学修业之要
在古人看来,人生的主要目标无外乎“进德”与“修业”二事,且“进德”是“修业”的前提与归宿。在传统社会,古人主要通过读书治学实现“修业”抱负与理想。从传统家训来看,这其中始终贯穿着“德”的伦理要求。
首先,立德是治学的先决条件。一个没有德性的人,很难通过读书明白义理,即“德”是“学”的基础。明末清初理学家张履祥在《示儿》中教诫儿子:“忠信笃敬,是一生做人根本。若子弟在家庭不敬信父兄,在学堂不敬信师友,欺诈傲慢,习以性成,望其读书明义理,向后长进,难矣。”其次,养德是治学的核心要义。读书在于知晓事理,并身体力行,陶铸品性。清人孙奇逢认为,要在读书中养德,在“知”与“行”中陶铸德性。他在《孝友堂家规》中教导子弟读书识字贵在践行,“读一‘孝’字,便要尽事亲之道;读一‘弟’字,便要尽从兄之道。”再次,修德是治学的终极归旨。传统家训作者大多认为,读书学习的根本目的不是追求名利,而是修养品德。庞尚鹏在《庞氏家训》中提到:“学贵变化气质,岂为猎章句、干利禄哉!”古代哲人读书更是以进德为要,清代孙奇逢认为:“古人读书,取科第犹是第二事,全为明道理,做好人。”可见,德是为学之要,修身是求学的根本要义,是人之为人、为学的内在规定性。
德是兴家续族之魂
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中国传统文化讲究行善积德,讲福报。事实上这不是简单的因果报应,而是善善相循的结果。优良的家风家教,可以培养一代又一代人的良好素质;成才成事的人,大多家教很好。基于这样的德福论,许多家训要求家人子弟宽容慈厚,以德兴家,是基于“祖宗以厚德启其后昆,则寖昌寖炽,子孙削薄其德,丧败随及”的“古今不易之道”,即实现“厚德”的代际传承,家道才可昌盛,家族才能延续。
“德”是保障家族长久不衰、永世绵延的内生力量。传统家训通常认为,只有崇德向善才能使家庭家族具有丰厚的道德底蕴与伦理积淀,才能保证家族繁荣、家业兴旺。因此,传统家训都教诲子弟以德立家、传家、兴家。华韧在《家劝》中训导道:“愿汝等继承上世一气所生慈善之性,纯良之德……德则可致后世绵远也。”“德”作为“软性”规导力,对家族兴衰为何如此重要,因为家族的真正珍贵遗产不是物质性的,而是高尚的道德和优良的家风,后者才是促进家族绵绵不绝、兴旺发达的内在根基,才是真正的“不动产”。原因在于,传统家训认为对物质财富的占有只是暂时的,如有不肖子孙随时可颠覆。正如张履祥所说:“子孙贤,子以及子,孙以及孙;子孙弗肖,倾覆立见,可畏已。”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舍心地而田地,舍德产而房产”,本末倒置,没有“心地”与“德产”支撑的“田地”与“房产”,只会失去应有的根本,难以长久兴盛。以德育子的优良家风才是最可贵的家族财产,是留给子孙的宝贵精神财富。
可见,家训教诫是一种德化,重德是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的伦理智慧与特色标识,在为人立身、治学修业、兴家续族等方面得以彰显。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2021年03月25日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