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礼是家风传承的重要载体与传承方式。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华礼文化源远流长。三千年前的《诗经》就云:“人而无礼,不死何为?”将不讲礼仪视作虽生犹死。春秋末期成书的《左传》,更是将礼在家庭、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概括为:“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
明刊《家礼集说》
家礼,是家庭或家族的礼仪,是用来调整家庭或家族成员生活中的伦常关系与等级秩序的一系列礼仪礼节和伦理准则。家礼内涵十分丰富,除了礼仪规范外,也渗透大量的道德伦理观念的教育。家礼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社会治家、齐家、教家的重要制度文化和礼仪文化,对传统中国家庭、家族和民间社会秩序的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统社会的家长、族长,在施行家礼教化、规诫方面,采用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如家训教诲、祠堂训谕、庭院濡染、仪式历练、家风陶冶、箴铭镜鉴、典范激励等等。这里仅就庭院濡染、仪式历练略作论述,以管中窥豹。
庭院濡染收日用而不觉之效
传统社会民居的建筑文化与庭院文化是家礼传承、家礼教育的载体之一。我们以被誉为“民间故宫”的山西灵石王家大院的庭院文化为例。
王家大院是由高家崖、红门堡、孝义祠堂三大建筑群构成的全封闭城堡式建筑,是王氏家族几代人历经明清两朝300余年先后建成的,123座院落、1118间房屋依山就势,层楼叠院,气势宏伟,尤其是装饰典雅、内涵丰富的庭院建筑和装饰文化更是匠心独运,蕴含丰厚的文化内涵。
王家虽然没有自家专门的家训和家礼文献,但王家大院的楹联、匾额、窗棂等建筑物上的雕塑、雕刻等,都写满了家训、家礼、家规、家风,营造了浓郁的家文化氛围。到王家第十六世王廷璋时,王家结合家族立身处世奉行的行为规范,借用北宋贤士张思叔的《座右铭》,作为家族成员的日常礼仪规范和处世之道:“凡语必忠信,凡行必笃敬。饮食必慎节,字画必楷正。容貌必端正,衣冠必肃整。步履必安详,居处必正静。作事必谋始,出言必顾行。常德必固持,然诺必重应。见善如己出,见恶如己病。凡此十四者,我皆来深省。书此当坐隅,朝夕视为警。”
下面这块墙基石上精美的石雕名曰“乳姑奉亲”,是“二十四孝”故事之一。故事讲述的是唐代官吏崔管祖母唐夫人的故事,崔管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因年高无齿,无法进食,其祖母唐夫人便每天起床盥洗后,到婆婆屋里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她。如此数年,婆婆不吃其他饭食而身体依然康健。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老幼召集在一起说:“我无法报答儿媳之恩,唯愿儿媳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
山西灵石王家大院墙基石上“乳姑奉亲”石雕
石雕正是反映的这个故事。画面上唐夫人正在用乳汁奉养婆母,庭院里高大的广玉兰树花朵簇簇,厅内牡丹、荷花盛开,旁边幼儿嬉戏,阶前猫儿在捉弄家雀,一派祥和气象。石雕彰显了妻贤子孝、家庭和美、玉堂富贵的主题,旨在教育子孙恪守孝道礼仪,尊老敬长,亲睦家齐。
王家大院“凝瑞居”院中出入大门的一侧墙壁上,嵌有一尊石雕,画面上清清的池水中生长着一丛盛开的莲花,莲花丛中立着两只白鹭。石雕曰“鹭鹭清莲”,寓意是“路路清廉”,目的是教化家人和子孙后代无论居家还是在外经商、为官,都要保持清正、廉洁的品性和出淤泥而不染的情操。
王家大院墙壁上的“鹭鹭清莲”石雕
据统计,王家大院楹联80多副,匾额120多块,几乎院院有楹联,门门有匾额。楹联如“为士为农为工为商,皆要勿忘祖德;务忠务孝务廉务节,庶几克振家声。”“先祖先贤成由勤俭败由奢,岂敢相忘;后世后学幼当教养老当敬,首在言行。”“铭先祖大恩大德恒以礼仪传家风,训后辈务实务本但求清白在人间。”匾额如“孝义”“敦厚”“尊祖合族”“孝思不匮”“诗礼传家”“为善最乐”“三省四勿”“澡身浴德”等等。这些楹联、匾额都有教化家人遵德守礼、恪守门风、积善累德的意义。
王家大院一处院落大门上的“雍肃家风”匾,时刻提醒家人恪守和睦庄重的家风。
像这样的石雕、砖雕、木雕、楹联、匾额,王家大院数不胜数,王氏家族子孙生活在这样的庭院文化氛围中,天天耳濡目染,得到春风化雨般的教育熏陶,无疑有利于提升家人的家庭礼仪文明和为人处世的道德素养。王氏家族三千族人和睦相处,二百余年人才辈出、兴盛不衰,不能不说这样的庭院文化起了重要的作用。
仪式历练积淀家礼素质
礼文化包含礼仪、礼义、礼乐、礼制等,家礼亦然。庄严的仪式使人深刻地体验到相应的家礼礼仪文化内涵。我们以男孩的冠礼为例,看看家礼仪式所起到的重要教化作用。
古代社会的冠礼是男子人生经历中第一项仪式感最为强烈的典礼,这种典礼仪式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和教化价值。冠礼仪式借助冠服使受冠者明确自身的权利和责任,告诉受冠者何为“成人之道”。
明吴继仕编《七经图·礼记图·冠冕》中的冠冕图片
“三加”仪式是整个冠礼程序的中心环节。初加缁布冠,该冠蕴含尊古尚朴之意。再加皮弁,皮弁为臣子上朝时所戴之冠,意味着受冠者可以参与政治事务。三加爵弁,爵弁为先秦宗庙祭祀时所戴之冠,象征着加冠者开始拥有祭祀权。加冠过程中,受冠者通过穿戴具有不同意义和功能的冠服,明确其作为成人开始享有治人、参政、祭祀等权利和义务,使其对自身社会角色获得更为明晰的认知。古人对冠礼的重视不仅仅在于冠服本身,更在于他们希望借助冠服仪式,构建一种儒家倡导的理想社会秩序和生活方式。司马光《书仪》认为,不行冠礼则不知“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四者之行,不算长大成人。
冠礼仪式非常严肃、隆重。仪式不仅有受冠者的长辈、兄弟姊妹、同辈好友和亲戚参加观礼,还要授予受冠者“字”,此后受冠者不仅有出生时父亲起的“名”,还有担任“宾”的师长给的“字”,这都昭示着受冠者已经长大成人,应开始履行“成人之道”了。加冠意味着开始承担家庭责任,准备成家立业、娶妻生子、出仕做官或从事职业活动了。
明代官吏李廷机的《李文节公家礼》等家礼还规定,举行冠笄仪式后,家长带领孩子到祠堂祭拜祖先。祠堂中的活动除了给尊长行礼之外,还有一系列仪式:“加冠毕,服本家服,主人率入祠堂,立于左。立定,引过堂中,跪。主人致词,云:‘某第几子某今日某时冠巾毕,谨告。’俯伏(即俯首伏地),叩三头。兴,一躬,退于左。然后冠者俯伏,兴,四拜一躬,退,同出。是日,冠者拜父母四拜,坐受,拜毕,跪听训。父出训词,命之曰云云。训毕,冠者回答:‘谨受父教。’俯伏,叩三头。次拜兄长,再拜,立受还揖。次受弟侄辈拜,还揖。候父母起身而退。”其中的训词是教育加冠子弟“谨言修行,执礼敦仁。孝于父母,友于弟昆。推及亲故,以至乡邻……”这些聆听训词、揖拜兄长、接受弟侄辈揖拜的仪式对于养成子弟遵行家礼的习惯帮助很大。
这套仪式,加上冠礼前后都要举行告庙仪式,以及冠礼结束以后还要拜见尊长、父亲挚友以及辞官或退休居乡的官员,这些只有长大成人才能做的事情,更增强了受冠者的成人感。冠礼仪式与婚礼、丧礼、祭礼、通礼一样,固然当事人因直接经历和体验仪式而对相应家礼的感受更为深刻,而那些参与者、观礼者也会受到教育,对相关家礼礼义、礼仪的认知和理解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七经图·仪礼图》中的冠礼仪式
再如日常通礼。史称“三陆”的南宋陆九韶、陆九龄、陆九渊三兄弟的家族,是一个“累世义居”的大家族。据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陆氏家族“每晨兴,家长率众子弟致恭于祖祢祠堂,聚揖于厅,妇女道万福于堂。”为了加强对家人子弟的教育,陆九韶还将训诫之辞编成朗朗上口的韵语,要子弟击鼓朗诵。《宋史·陆九韶传》记载:“九韶以训戒之辞为韵语。晨兴,家长率众子弟谒先祠毕,击鼓诵其辞,使列听之。子弟有过,家长会众子弟责而训之,不改,则挞之;终不改,度不可容,则言之官府,屏之远方焉。”陆氏家族的家长每天清晨都要率领子弟到宗族祠堂向祖先“致恭”,家人之间相互“聚揖”或“道万福”。这种礼仪仪式的经常化,再加之相应的惩戒措施,使得子弟、家人如沐春风,受到家礼仪式文化的熏陶而逐渐积淀、养成礼仪素质。
上述传统家礼传承的重要路径,乃是我国当下涵养公民礼仪文明、培育家庭美德的丰富滋养,值得梳理挖掘,为创立新型家礼文化提供参考借鉴。
来源:《家族企业》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