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文化

培塑新时代家风的丰厚文化滋养

发布时间:2020-05-07文章作者:陈延斌浏览次数:563

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就包括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新时代家风建设正是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重要环节,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家风文化则为新时代家风建设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源。

家风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风,亦称门风、家声、父风等,是家庭或家族的风气、风格与风范,是在累世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作风、立身处世之道、道德面貌和价值观念的综合体。

“家风”一词最初使用是在西晋时期。庾信《哀江南赋序》中说,时人潘岳作《家风诗》,被誉为“始述家风”。家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由家训家教、家礼家德等家文化元素教化、熏陶、积淀而成的,是家文化的表征。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翻开中华民族文化史,家风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优秀家风蕴含着我们民族数千年的传统美德,传承着中华儿女修齐治平、轨物范世的精神薪火。优秀传统家风文化传承于各个时代,弘扬于社会各个层面,既有礼贤下士、为政以德的君王帝后家风,教家立范、勤政公廉的名门显宦家风,士魂商才、仁心义路的商界翘楚家风;也有淳风厚俗、仁德范世的义门世家家风,以身示范、睦族善邻的庶族百姓家风;还有救亡图存、济世经邦的志士英烈家风,投身革命、家国天下的老一辈革命家家风。这些优秀家风文化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融入到民族的血液里,为我们提供了安身立命、轨物范世的可贵镜鉴。

家风文化是家文化的核心内涵和突出表征,重视门声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少传统家训作者都强调继承家族的优良家风。司马光家训中要求为家长者“谨守礼法”,“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历史上的司马家族是世代贵胄,却一直恪守“世以清白相承”的朴素家风,勤俭持家。司马光在家训《训俭示康》中告诫儿子,一定要吸取同时代人因不良家风致家族破落的教训,而且要用这篇家训去训诫子孙,永远传承节俭为荣、奢侈为耻的 “清白”家风。陆游《放翁家训》中要子孙继承祖先宦学相承、清白俭约、注重节操的家风。清朝曾国藩在家书中劝诲其弟,要遵守祖先教诲“以绍家风”,反复告诫子孙“汝曹且勿坠家风”。

优秀传统家风文化是跨越时空的宝贵精神资源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家风以家训文献、家教活动、家礼家法、家庭道德等为载体。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被誉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名实”“治家”等篇,对“风教”“风化”即家风的教育功能和父母的熏陶感染作用作了总结——“笃学修行,不坠门风”。传统家风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大致可分为勤俭齐家的持家文化、蒙以养正的教子文化、崇德向善的修身文化、宽容仁爱的处世文化等。

家风有优劣之分,对子弟成人成才与否和家族兴衰起着重要作用。良好家风能使子弟家人耳濡目染,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约束和激励子弟在家庭生活中继承父祖的优良品德和传统。《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汉代太尉杨震,以畏“四知”闻名于世。子孙继承杨震廉政教诲,“能守家风,为世所贵”。与杨震同为“东京名族”的袁绍、袁术家族,因家风不良,“车马衣服极为奢僭”,遂至很快败亡, 这也从反面佐证了不良家风对子弟和家族的戕害。

优秀家风的营造离不开家训(家教)的滋养,离不开家礼家德家法的导向和规约,也离不开子孙后代的践行、传承和发扬。正是在《颜氏家训》这部全面系统的家训教科书的熏陶教化下,颜氏子孙牢记“世以儒雅为业”“笃学修行,不坠门风”的教诲,恪守优良家风,为学者勤勉成才,为官者忠君恤民,其品行节操彪炳史册。颜之推长子颜思鲁学问渊博,次子颜愍楚清贫自守,三子颜游秦被百姓赞为“爱人如赤子”。颜思鲁长子颜师古,“少传家业,博览群书”,尤精文字训诂、声韵、校勘之学,撰著有《五经定本》《汉书注》《匡谬正俗》等。颜师古之弟颜相时,被誉为诤臣。颜之推五世孙颜杲卿,忠义刚直,在安史之乱中联合时任平原太守的堂弟颜真卿共同起兵,抗击安禄山叛乱。次年兵败被俘,颜杲卿在安禄山面前大义凛然、宁死不屈,被其“节解”惨死。颜真卿同样节操忠烈,事亲孝顺恭敬,为官刚直清廉,身处奸相杨国忠排斥的逆境,仍然忠于国事勤政不辍。唐德宗时,李希烈叛乱,颜真卿不惧个人安危前往宣谕,为叛军杀害。

家风是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社会的价值缩影,严重影响到党风政风和世风民风。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代际矛盾突出、孝道文化衰落、离婚率升高等问题凸显。家风败坏、家德缺失、家规无序的家庭,不仅很难营造温馨和谐的幸福生活,也不利于培养德才兼备、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

家教不严、家风不正致使一些领导干部“废职亡家”、身败名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他反复强调家风问题,“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不少领导干部不仅在前台大搞权钱交易,还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子女等也利用父母影响经商谋利、大发不义之财”。他警告“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这些都彰显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家风优劣,不仅关乎个人品行,更关系家国兴衰。忠厚传家,家声永振;克绍箕裘,家道隆昌!重视家风是历代先贤立家处世之本,是我们民族家齐、国治、天下平的前提和基础。今天的家庭仍然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稳定、和谐繁荣的“重要基点”,因而家风建设仍然是当代中国人的必修课。在这方面,作为中华民族先贤智慧结晶的优秀家风文化,无疑可以给我们提供跨越时空的资源,值得我们吸纳借鉴。

弘扬优秀传统家风文化,推进当前家风建设

家风淳正,家道隆昌,民风归厚;家风隳坏,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风文化,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汲取传统家风文化精华为今天的家庭家风建设提供滋养。包括家训家风文化在内的传统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关立德修身、齐家睦亲、蒙以养正、扶危济困、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精华,我们应当高度珍视、认真挖掘,将那些仍然具有时代价值的内容吸纳借鉴于今天的家风建设和家庭教化。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作为传统社会的文化现象,家风文化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需要我们根据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批判地吸收借鉴,为今天的家风培育和家德等家文化建设所用。

借鉴传统家风文化培育路径方法提高家风建设的实效性。传统家训家风文化中有关家庭教育、家风培育的途径及方法,也有许多是可以学习借鉴的。譬如,注重家长的率先垂范、以身立教是传统家风文化所倡导的重要路径。司马光在家训《居家杂仪》中开篇就讲:“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南宋宰相赵鼎《家训笔录》说,“同族义居,唯是主家者持心公平,无一毫欺隐,乃可以率下”。此外,注重日常养成、举办家族聚会、情法并用、诵读家训歌诀等家风培育途径方法,仍然可以借鉴来古为今用。

借鉴仕宦家风文化中廉政恤民教化促进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家风是党风、政风和民风的源头。家风文化建设,领导干部是重点。唐朝宰相张九龄云,“治国之道,实由家治也”。领导干部带头发挥崇德教家、修身守正的示范作用,着力培育优良家风,必将促进积极向上、仁爱和美社会风尚的形成。领导干部家风正,必然促进党风政风清,民风世风淳。在这方面,传统仕宦家风文化中也有可以效法的资源。比如,宋代名臣包拯在短短几十个字的家训中,要求为官的子孙不得贪赃枉法,保持清廉家风。他把为官子孙不得贪赃枉法的训诫刻于石碑,树于堂屋东壁,发挥了耳濡目染的警示规约作用。曾获“江南第一家”称号的浦江郑氏家族家规中,专门针对出仕做官子弟的规定就有3条,要求他们勤政恤民、清廉为官,并制定给予俸禄微薄者以资助、避免贪腐的制度。在这种义门家风熏陶下,该家族宋元明三代出仕做官者多达173人,却无一人因贪腐受到查处。借鉴传统仕宦家风文化,领导干部带头立家规正家风,将有助于形成守正做人、踏实干事的好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