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文化

以学术兴天下,他被尊为清代朴学的开山鼻祖

发布时间:2016-11-24文章作者:浏览次数:565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时间:2016-11-22 08:00

中华世纪坛,在新世纪之交为纪念中华民族伟大的历程而建造。

在这个占地4.5公顷的建筑中央,有一条270米长的甬道。甬道上,用特殊的合金镌刻着改变了中国的故事和人物。

每一个名字,都闪耀着我们古老文明薪火不灭的精神。在这些名字中间,我们找到了顾炎武。

他的思想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中,继往开来。至今仍垂训后人,带来启迪。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

我们听到的是顾炎武的《精卫》诗。吟诵它的老人是顾炎武的一位第十四代嗣孙——退休教师顾雨时。

顾雨时是当地顾炎武研究会的会员。现在,他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研读顾炎武的著作。他这种中国古诗的诵读方法,据说也是从先祖那里流传下来的。

 顾炎武十四代嗣孙 顾雨时:

 在《精卫》这首诗中,顾炎武以精卫自比,“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表现了顾炎武的高尚气节和浩然正气。

顾炎武,生逢明清朝代更替之际。战乱,给华夏大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面对同胞的苦难和华夏文明的危机,顾炎武立下了一个终身的誓言——“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

他一生辗转,以天下为己任,以学术兴天下,是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家之一。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 陈祖武:

 现在应该说已经融入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是什么呢?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这个主张就是顾亭林(炎武)先生提出来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最能代表顾炎武爱国思想的名言。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人主流和核心的价值观,在中国文化中源远流长。但在明未清初,顾炎武把古老的爱国思想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公元1657年,顾炎武变卖了自己的全部祖产,离开家乡去北方游学。

在此后漫长的北游生涯中,顾炎武常常骑着一匹马,在马背上手不释卷。身后的另一匹马驮着书籍和手稿。他就这样日复一日地走着,寻访各地的史志图书,察看各地的民生风俗。

尽其余生,他行程三万余里,九州历其七,勘查了当时中国的90余县。

 复旦大学图书馆原馆长 葛剑雄:

他就进行实地考察,进行调查研究。那些老兵啊、那些年长的人啊,他都亲自调查而且记录下来。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 陈祖武:

主要研究什么呢?研究实学。什么叫实学?那就是经世济民之学,农田、水利、矿产、交通、军事等,所有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的学问。

顾炎武的这种治学方式与传统不同。他被后世尊为清代朴学的开山鼻祖,并最终被清王朝请入孔庙享受祭祀。

有清一代的朴学重视考据实证,崇尚朴实的治学风格,以经世致用相标榜。顾炎武明确地提出:“士当求实学”,“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但对于顾炎武来说,选择这样的治学道路更有着自己的现实用意。

 复旦大学图书馆原馆长 葛剑雄:

继续在书斋做学问,还是知行结合、经世治用?他选择了后者,萌发出一种对国家、对未来作更大贡献,这样一种历史使命感。

顾炎武实地勘查考据,留下了详细可靠的各地地舆民情。

他数十年日积月累,将林林总总与治理天下相关的知识和思考一一梳理,写成了煌煌巨著《日知录》;他为考据上古文献,传承华夏文明,开创了新的音韵学;他著作等身,所研究的领域涉猎极其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