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传统家训”给现代家庭带来了什么?——2016年孔学堂冬季论辩大会上热辩

发布时间:2020-09-10文章作者:浏览次数:1017

人必有家,家必有训。中国人的家训智慧源远流长,其内容之丰富、涉及面之广、影响之深刻是世界各国文化所不具备的。


近日,2016年孔学堂冬季论辩大会在贵阳孔学堂举行,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姚新中教授的主持下,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兼古籍所所长舒大刚教授、江苏师范大学重点研究基地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主任陈延斌教授、贵州省阳明学学会会长王晓昕围绕传统家训还适用于现代家庭吗?为辩题,与现场400余位市民朋友一起,展开了讨论。

论辩中,专家普遍认为,虽然传统家训是以家长制为核心、以祖宗崇拜为基本的,有的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但不少传统家训在现代家庭中仍然有着不可代替的价值,对于修身齐家、立志、待人接物、诚意正心等等,仍然发挥着很大作用。

家文化 筑起中国文化的根基

来自四川的舒大刚,主要从事历史文献、巴蜀文献的研究,目前任孔子基金会重大项目儒藏的首席专家。

论辩中,他首先为巴蜀的正名,近代史上巴金先生的文化巨著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讲述了家对年轻人的干扰阻碍。但那是特有时期的现象。舒大刚说,实际上在四川历史上有很多成功的家庭,比如在汉代就有三世三公、四世三公,唐代一门父子三文豪,陈氏出了两个状元、若干进士;明代一个家族出两个宰相。他在编《巴蜀全书》中发现,不少的家谱族谱前面就有家训、家规、家谏。丰厚的文化、力量造就四川人才辈出。


陈延斌从事家训的研究二十多年,出版《中国家训史》,现正承担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传统家训文献整理与优秀家风研究。他认为,中国文化的根基、核心是家文化,修身齐家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都建立在的基础上。家训,一是留下来的文献,比如《颜氏家训》;另一种就是家庭的教化活动,就是父母长辈对后人的训诫。

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还是人生的终身学校。陈延斌说。

贵州本地学者、国内外知名的阳明学专家王晓昕认为,家是永恒的话题,不论古代、当代还是将来,家庭是不会消亡的,只不过是家庭表现出不一样的形式。

审贤良 进行伦理教化和人格培养

陈延斌在编纂《中国家训史》时,曾梳理了中国传统家训十六个方面的内容。概括来说,家训的内容大概有三个方面,一是治家,怎么样调节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即家庭建设;二是教子,教训子弟。三是处世,怎样处理上下级关系和待人接物等。在他看来,中国传统家训的实质,就是伦理的教化和人格的培养。


王晓昕也总结了家训的三大内容,一是齐家治国;二是为人处世;三是读书治学。他说,读书治学在家训的所有内容当中是最为根本的。《颜氏家训》里有一句话令王晓昕印象深刻:家藏百卷书,千载无小人,还有书香传万家等名句,说明了读书治学提高人修养的重要性。

舒大刚以成都附近著名的刘氏庄园为例,分享了刘家家训的故事。刘家原来是贫困之家,在近代的变革中发展起来,抗战期间刘家曾走出著名的抗日将领,解放前起义成了统战对象。他现场解读了几句刘家代表性的家训:修心能若谷,就是说一个人善于修心,要像宽广的山谷一样;虚其心受天下之善,一个人就是要能接受天下各种各样的善,才能成长壮大。

舒大刚考察巴蜀家谱发现,家谱最大的功能是审贤良,审查家族成员的功与过,还有劝善。他建议大家有时间可以读读巴蜀的家谱、家训。

传家训 仍然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在陈延斌看来,中国传统家训至今依然有其价值,并传递着正能量。

他以浙江浦江县郑氏家族为例,在宋元明三代的史书里面都把此家族列为孝悌传,朱元璋曾题词江南第一家——孝一家。这个家族规定,丰收年买500吨稻谷存于仓库,遇灾害就把稻谷平价卖给乡亲;给贫困老人养老、免费为来往路人提供茶水等义举……这个家族曾经三千多人一块吃饭,不分家;先后出了173个官员,没有一个贪赃枉法,如今成为当地廉政教育基地。


陈延斌还介绍了著名明朝家训《了凡四训》,作者袁了凡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书中记载:她每次卖东西给人家,都会高一点秤孩子摘了邻居家的果子,端一碗大米去偿还她家的羊跑到邻居家被邻居打死,但邻居家的羊跑到她家,她不让打羊,最后带来两家世代友好。等一个个小故事,以其亲身经历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明辨善恶、改过迁善。在陈延斌看来,绝大部分家训在现代家庭中的治家、教子、为人处世方面,仍然有着借鉴价值。

王晓昕非常赞同陈延斌提出的传统家训对现代家庭仍有意义的观点。他说,不管是小家庭、大家庭、大家族都应该有家训。包拯的家训只有37个字,意思是子孙如果犯了贪赃枉法之罪,就不要进包家门。直到现在,包拯的家族现在还有1000多后人,没有一个人犯罪的,可见好的家风影响着一代代家人。

相关链接

中国家训历史

先秦时期是中国家训的起始期,周公首开中国家训的先河,他的《诫伯禽书》就是先秦家训的代表作。

秦汉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家训的发展期,传统家训开始形成体系。西汉司马谈的《命子迁》成就了司马迁的历史巨著《史记》;三国诸葛亮的《诫子书》、《诫外甥书》有着家训智慧;而南北朝思想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达的家训。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成为中国家训的繁荣期鼎盛期;大家比较熟悉的《朱子家训》、《曾国藩家训》等,构成了中华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稿件来源:刘辉 文/

页面编辑: 谢柳娟